长旧_分卷阅读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2/4页)

的历史之中,历代君王情愿增收赋税,也不愿禁售民间民间私贩的原因。

    哪怕增税会引起民愤,他们也不愿选择更加聪明的做法。

    这也是容曙一直不曾参透的,甚至在先皇下达增加税收的法令时,暗自嘲讽过父皇太过愚钝,不知变通。

    当时,还曾被皇额娘提着耳朵教训过,他也不曾改过这固执的想法,今日才是彻底领悟了先皇的意图。

    可是,现在,未免也太迟了。

    招远城和邯郸城内官盐滞销,商贩罢工,官府也不出面管理。

    甚至,二城内,不断有官民揭竿起义,打着“官逼民反”的旗号,还不断有人响应号召。

    而且,招远和邯郸已经开始遇到天灾人祸了,旱灾严重,粮食收成全无。

    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报复他实行的法令,都是无声的抗议。

    民间的起义势头是越来越大了,朝廷官员这半月以来因此事,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吵得也是热火朝天。

    文官主张的是和平政策,其中有人甚至是自己出资,向二城发放赈灾粮;而武官都是一群热爱打斗之人,主张着出兵建队,镇压起义。

    农民还没打起来呢,百官早已将每日的朝会当成了战场,个个是唇枪舌剑,寸步不让。

    更有甚者,朝会结束后,公然挽起了袖子,对之前反对自己意见,不服的官员点名,下了战帖:“你给我等着,咱们两明日午时,市集见 。”

    对方也不甘示弱,立即反击回去:“去就去,真当本官怕你这个鼠辈不成。”

    幸好是仅有武官才会这般简单粗暴,但是起码人家打完一架,分出胜负之后,就握手言和了啊。

    而文官,才是容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