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心迷刹那 (第2/6页)
识朋友了。 “今天这里来的都是些很有地位的人,阿然,你得把握住机会!”林清霞神色古怪的盯着萧然,似乎知道了萧然想做导演的想法:“说不定将来对你很有帮助的!” 话音未落,林清霞便和萧然来到了一个颇富态的中年人面前。介绍了一番,萧然这才知道眼前这位叫林贵云的中年赫然是台湾最具实力的片商之一,每年都买下不少香港影片的片花。 至于这个片花,萧然是很清楚的。一部新片还没上映,甚至还没拍摄前,就有人出钱购买这部影片的某地版权,这便是片花了。不能不说,这种片商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卖片花也是在这时代的香港是极为盛行的手段。 在一般情况下,片商不干涉影片。不过,那只是一般情况下,很多时候片商都要指定某部影片的演员,越红的演员就越是容易吃得开。事实上萧然很清楚,正是因为这样的片商要求,所以才制造出无数的烂片。因为有时候甚至是片商主导了影片的拍摄,在没有剧本没有一切准备的情况下就拍摄电影,这样不出烂片才见鬼了。 片花制度是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的一个见证,鼎盛到怎样的程度:一部影片没开拍前,甚至还没有一个轮廓前,只要电影公司对片商说新片有某某某主演,那么片商立刻就能拍板先支付钱买下来。 实际上说穿了,这时代的香港电影公司多数时候都是以各地片商的钱来制作电影,简直就好象空军打陆军。如此循环下来,片商有利可图,电影公司一样赚大钱,结果就是制造了大量的烂片,导致港片衰落。 不过,就萧然的观点,片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