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36节 (第1/7页)
张宇初缓缓朗诵道:“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朱棣还没明白过来什么意思,而熟读经史子集的朱高炽则是闻言一怔。 这是《荀子·解蔽篇》的内容。 翻译过来便是说——要做到清虚就能进入道,知道道而明察,知道道而实行,就是能体会道的人。 做到清虚统一而平静,就能到达非常清明透彻的境界。 看万物,没有什么形状是看不见的,没有看见而不能论说的,没有论说而说错的。 人坐在室内,可看见四海;身处现在,可以论说久远的事情。通观万物而知道万物之情,考察庙堂的治乱而明白法度,治理天地而管理万物,掌握大道理而宇宙得到大治。 这时人心的境界就变得恢广深远,广大无边,不知德行何其深远;活跃纷杂,不知万物有多少形状。人心的光明可参配日月,广大可充满八方,这就叫作大人了。又怎会有所蒙蔽呢? 朱高炽几乎剎那间便脱口而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父皇,我明白了!” 朱高炽惊喜地对朱棣说道:“用先秦儒家的理论,足以破解天人感应,并且无缝融合日心说!” 朱棣的脑袋上,仿佛缓缓升起了一个问号。 你们在说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