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分卷阅读29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97 (第4/4页)

停下大写特写的袁牧之。李越也不用天天发愁做饭了,董平的人承担了这些琐事。他对慧达怎么能在冥冥中看见了他十分感兴趣,经常与慧成慧达讨论佛法,交换他对所谓“报应”的独特体验。那个老道士找了块地方说要打坐,好不好地正好和释智喜欢的地方一样,而文老先生经过风水推算,说那是活力所在,三个人常常都在那个地方坐在一起,不知道是冥想还是在聊天。

    董平见李越建造的船骨精致,就坚持李越指点他带的人造好船再走。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汉代发明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浮力,为远航必备,在宋代时已经广泛运用,欧洲则在十八世纪末才掌握了这一技术。中国古船的龙骨结构也是世界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欧洲船在十九世纪初才开始采用这种龙骨结构,又比中国晚了数百年。宋代大的海船在三十米以上,上下多层,底舱装货,上部住人,水手可达二百多人,船的排水量达四百多吨,实实在在是世界第一。宋代的沉船,在海底千年后,木头依然沉重坚实,没有腐败,可见当初的防水技术的强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就是宋代海运的异常发达和元代因为朝政困难而对商业的大加鼓励(和盘剥,蒲家就是因此而灭)。毫无航海背景的蒙元打下南宋后,竟然能用四桅十二帆的海船出海送亲,可见南宋海运的基础。有许多人说元朝所谓的先进完全是宋朝的延续,在某种意义上不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