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龙传说_第六十三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节 (第2/8页)

对两吉斯蒙德的战争中使用了一种哨声短枪,手枪因此而得名。从火器史来看,手枪大致经历的发展过程是:火门手枪——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手枪——燧发手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又称左轮手枪)——自动手枪。但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手枪,实际上只包括击发手枪、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

    手枪应用于军事领域,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叶。1544年,德国骑兵在伦特战斗中,对法军使用了单手转轮打火枪。随后法国也使用了相同的手枪骑兵。金属弹壳发明后,击发式手枪便出现了,其首要标志是美国人伊桑-艾伦设计了胡椒盒手枪,即多管旋转的击发手枪。接着,英国和欧洲大陆也开始生产此类胡椒盒手枪。但这种手枪较重,击锤抬起时影响瞄准,军用价值不大。

    当代国产手枪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国产手枪走出了一条从仿制到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手枪系列,在世界手枪的发展行列中拥有了一席之地。在50年代初期,兵工战线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以仿制为主,开始了国产手枪的发展历程。1951年,首先对苏联的7.62mm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进行了测绘,并成功地进行了仿制,被命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随后,该枪装备我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仿制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轨。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图纸及技术资料,聘请苏联专家,并通过培训技术人员、调整生产线、补充与检修设备、改造工艺装置开始了产品试制工作。1954年,在51式7.62mm手枪基础上,成功地生产定型了1954年式7.62mm手枪。这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