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8/9页)
,以他的年纪看不出来。 他犹记当年出宫前夕,母妃宫里新来的一批小宫女,对他甚是殷勤,夏日故意衣衫单薄的在他跟前转悠,他那时虽才十四,但已经知道自己几番被暗害的事,便留了心,后来查明那几个宫女跟皇后有关,可给他恶心坏了,好在没多久就出宫分府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且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把刀,自然常会成为拿在别人手里杀人的利器!当然,于他而言,王妃除外。 魏同和不知谢尧臣为何忽然问这么一句话,和魏承贤的事八竿子打不着,想了想,回道:“身为通判,替陛下行地方监察官员之责,不对付的人,自是有的。” 第142章 今日,他真切的看到了民间疾苦! 话及至此, 魏同和不由自嘲笑笑,跟着又道:“应当说, 当地大部分官员, 都同老臣不大对付。” 谢尧臣意会其意,了然点头。大魏各州府皆设通判,知府为正四品,知州为正五品, 通判则为正六品, 但知府和知州都怕通判。因通判相当于皇帝眼线, 于各地监察官员。 地方出台的行政文书, 都需与通判一同签署, 方能生效,知府和知州的很多决定,都并非他们自己能够拍案, 皆受通判制约。 谢尧臣接着道:“外祖父在静江府, 这已是第九个年头, 不知这些年,同当地知府、知州,都出过哪些分歧?” 魏同和眉峰微蹙,回道:“整个广南西路,不似中原之地富庶,人口亦少, 钱粮两库皆无有富余。自老臣至静江府, 知府共换了两次, 如今的赵知府赵文薪, 乃两年前到任, 曾为临安府秀州知州, 颇有政绩。陛下升任其为静江府知府,想叫其亦在此地做出些政绩来,但静江府本就不富裕,钱粮都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