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第1/3页)
一行来到放置农具的屋前,寺人们一一向皇太后和皇帝展示了犁、耙、耧车、耱、碌(音六)碡(音轴)、锄、叉…… 刘隆和邓绥都长了见识。观看完这些,刘隆又问:“养蚕缫丝织布的工具这里有吗?” 蔡伦看向上林苑令,周怀道:“启禀圣上,上林苑有一些,只是工具粗糙,不比织室的织机精细,织出的布仅做上林苑的奴婢穿。” 邓绥道:“无碍,前面引路。” 刘隆一面走一面与邓绥说话:“母后,你会织布吗?” 邓绥笑起来:“幼时曾学过,现在恍惚记得。” 刘隆点点头,想起现在的衣料大部分是麻和蚕丝制作,不禁想起了棉花。 棉花好像产自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印度棉花很可能从南边传入,阿拉伯国家的棉花可能从西域传 入。 提到西域,就碰到刘隆的伤心事。 一行人簇拥着皇帝和皇太后观看了缫丝纺纱和织布。 参观完,周怀引着皇太后和皇帝到宫殿内休息,奉上新摘的果子,黄澄澄的雪梨、水灵灵的枣、玲珑可爱的林檎以及又大又圆的安石榴。 周怀介绍道:“陛下,圣上,这梨子是选母树刚发芽的枝条嫁接到杜梨上结的果子。若用梨种去种,不仅结果时间长,而且结的果多是一代不如一代。” “但用插梨法就不一样了,嫁接过去的枝条结果又快又能保留母树梨子的风味。如今上林苑有几十亩梨园,结的全是酥脆甘美的梨子。这些梨子除了进贡宫中的外,卖出去一些,留下一些。留下的做些梨膏、梨脯、梨干,供给太官。” 刘隆心中感慨,没想到这么早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嫁接。宫人端来几碟切果,刘隆吃了几片,确实新鲜又好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