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1/7页)
“袁制台用心了。”载振没有理由拒绝。 北洋的军营比起八旗真是云泥之别,新军招募的兵丁都是精挑细选:首先身体素质要好,然后家世也要干净,还不能有吸食鸦片史。 甚至袁世凯还亲力亲为,编写了《练兵要则十三条》,对方方面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的样子。 军中待遇也蛮好,普通的士兵每个月都有4.5两,哨官(排长)算上公费银有30两,营长一个月到手有400两。 如果是炮兵的待遇会更好一点,毕竟是技术工种,需要学习的cao作比较多。 这种待遇在当时真的很高。而且袁世凯为了杜绝吃空饷,新设立了粮饷局,每次都是在cao场上点名发饷。 北洋军其实从始至终都非常有钱,既然有钱,军中的伙食当然也差不了。 营盘食堂虽比不上京城里的酒楼,不过袁世凯备下的菜品依然很丰富。 食堂中有个大长桌,袁世凯为了表示和部下亲近,军中饮食常常都是一大堆军官坐在同一张桌上。 众人依次落座,居上首的位置,有北洋方面的袁世凯、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以及专使团的载振,及梁诚、黄开甲等几位二品大员。 李谕则与汪大燮、唐文治等人依次往下排开。 李谕祖籍山东,对座次一事真的是太了解了,如果是个大圆桌,多少也懂主陪、副主陪的规矩。不过今天在座的不是有官衔就是有军衔,所以他就想往后坐。 刚往后走了几步,袁世凯竟然叫住了他:“你是李谕吧?不用那么拘谨,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