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7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2节 (第4/8页)

大名突然到来多少有些震惊,但还是谦虚道,“如果没有院士先生给的方向和资源,恐怕我连进入错误方向的机会都没有。”

    李谕想起迈特纳说的话,正好用上:“咱们的运气好!”

    第七百一十一章 尾声之四·布局

    王淦昌在大同大学完成实验后,迈特纳亲自从柏林大学发来信件,承认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并诚挚邀请他回去继续完成研究,同时颁发博士学位。

    李谕肯定不可能拦着,趁着德国仅剩的三四年大师云集的时代,赶紧送他过去再读几年。

    王淦昌走后,科学社拿着最新的一期《科学杂志》给李谕看。

    这些日常事务李谕一般是不管的,但他人在上海时,编辑部还是会让李谕过过目。

    随手翻了翻,李谕注意到了其中一篇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署名:华罗庚。

    李谕随即看了起来。

    《科学杂志》编辑部目前的主编是当年的庚款留美学生王季梁,发现李谕格外关注这篇文章,于是说:“听人讲,是个只有中学学历的人写出来的。”

    李谕笑道:“果然数学才是仅有的一门可以实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学科,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创造乾坤。对了,这个苏家驹是何许人?”

    王季梁说:“好像是个中学数学老师,数学爱好者,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他的那篇《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最先投给了我们杂志社。可是我很奇怪,因为即便不懂数学,我也听说过一般的五次方程早就被证明没有根式解,所以拒绝了刊登。”

    李谕说:“那苏家驹的文章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