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2节 (第2/8页)
— 王淦昌埋头实验之时,法国的小居里夫妇也在进行研究。只不过上面说了,小居里夫妇和博特一样,方向错了,他们认为这种新辐射是电磁波。 小居里夫妇让射线先经过石蜡,为其减速,然后再通过盖革计数器。按照实验预想,铍射线通过石蜡,会被吸收一部分能量,速度就慢下来了。但结果很意外:射线不仅没减速,反而变得更快了!而且检测器的结果显示这束射线居然是质子! 小居里夫妇认为,一束电磁波通过石蜡变成了粒子,肯定是碰撞。也就是这束铍射线打到石蜡上被吸收了,然后把质子打了出来。 于是两人沿着这个方向彻底走入了死胡同。 其实吧,后世的人们很容易看出来:铍射线肯定不是电磁波,因为电磁波的静质量为0。就算有动质量,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能量把质子打出来。 光电效应能用光把电子打出来,是因为电子本身很轻,而且在原子外层,很多本来就不稳定。但是想把原子核里的质子打出来,电磁波肯定不可能做到。 当然了,不能说小居里夫妇水平不够,他们只是不能像李谕一样站在上帝视角。 科学嘛,肯定是要一点点排除、一点点验证,总有人要做出前期工作,才能让后人站在肩膀上获得成功。 王淦昌的实验只做了不到四个月,就发现了中子,顺便计算出了它的质量。激动之下,他赶紧写好了一篇实验论文,并且在最后宣布道:“李谕先生多年之前预测的中子被发现了!” 既然是李谕放出去的豪言,肯定要让自己人找到。 李谕当然为他高兴,同时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