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节 (第2/6页)
这么厉害,肯定是个老学究,他得懂多少知识!想想那些数字我就好害怕。” 公使裕庚却说:“报上说,他是个年轻人,只有二十几岁。” “二十几岁?有没有照片我看看。”德龄抢道。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见惯了大政客大文人,科学领域的人才实在让人耳目一新。 公使裕庚摇了摇头,“并没有。不过,贝子爷的使团会来法国,到时候说不定可以见到。” “是吗?太好了,还真想见见哪!” “希望不要太丑……” 李谕这段时间很忙,他直接住在了天文台,晚上观测,白天分析计算。自己这台小小的计算机帮了大忙,上面的太阳能电池板估摸着能保证用上二十年吧。 天文学并非只是个观测的学问,需要用的计算非常非常复杂繁琐。 当年第谷观测了那么多数据,也没发现什么,直到擅长数学的开普勒继承了他的天文台,才真正赋予了这堆枯燥数据真正的生命,并让开普勒三大定律横空出世。 天文学计算用到最多的就是对数和三角函数运算。当年纳皮尔发明对数表,甚至被拉普拉斯称赞“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不过对数表虽然也比较精确,但和计算器比起来,真的就像九九乘法表。 至于三角函数更不用说了,天文学计算常会用正弦函数,计算器几秒钟就可以给出答案。而当时的天文学家计算几组数据甚至要花上数日! 也正是这个小小计算器加持,才能让李谕在短时间内搞出点“大新闻”。 他要做的,就是发现冥王星! 虽然在李谕的时代,冥王星已经被九大行星除名,降级成了矮行星。但在100年前,发现一颗太阳系的行星,尤其是海王星外的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