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_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 (第12/18页)

ability)为主。所以生出现代风行的新的语意学(semantics)。这些人专在研究语义之变化范围与构造。另一方向,即所谓存在主义,或有神论(如kierkegaard)或明白的无神论(如萨尔忒)。以上走第一条路的人所不谈的,这些人乃大谈特谈。总而言之,又回到人生切身道德问题,而社会人生良心自由乃成为研讨之中心。他们对人生之负责,如sartre,camus虽然是无神论,却能使人肃然起敬,而他们所觉得在黑暗里的摸索哀鸣,更使人可怕。

    在这混乱场中,有几个人是矫立不倚,形神俱足的,一是geesantanaya(1863-1952)因为他是主张妙悟的,叫人无法归类。一是美国诗人waltwhitman(他说amp;quot;我就是我amp;quot;,不像笛卡儿乞求哀怜于他的cogito来证明其有我相)。在哲学上,最近于中国思想的有两位。一是上文已经说到十九世纪英国唯一的大哲学家勃莱利。他文字佻挞,批评各种支离破碎之论,体无完肤,而重立情感(feeling)在哲学上的地位。又一位是法国柏格森h.l.bergson(1859-1941),独创直觉与逻辑对立之说。他的巨著时间与自由,在法文原名简直是同于王阳明的amp;quot;致良知amp;quot;(essaisurlesdonneesimmediatesdelasce)而能为直觉树立充分的哲学基础。因为法国人头脑有这一点妙语,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非常完满可喜的,而实际上是与数学派的哲学家背道而驰的。所以勃莱利普通人不甚了了,而柏格森煊赫一时,因为他有amp;quot;创造的天演论amp;quot;,为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