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_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 (第10/18页)

他们是那样心雄万夫,判定上帝的关系了。然而事情尚未完。圣神是直接

    amp;quot;出amp;quot;于神父或是间接amp;quot;出amp;quot;于神子?真有这回事,因为这直接间接之争辩,希腊公教脱离天主教而独立,以异端邪教相视了。

    再如概念是真实或是虚名(realistandnominalist)之争辩,一直发源于柏拉图之所谓象及亚里斯多德之所谓范畴(即分类)。同类同名,是否名同而已,还是别有独立之象在先?一直到十一世abelard之时,那时争辩犹甚烈。在abbelard初办巴黎大学之时,巴黎大学生就为这争辩在街上打架。十七世纪巴斯葛(blaisepascal1623-1662)时犹争辩未已。十九世纪德国诗人海涅(heirrichheine)描写神道学生的争辩,也是如此。海涅是个通人,又是幽默大家,写来真有趣。今日二十世纪萨尔忒(sartre)犹汲汲争辩esse及existentia(beingaence)之先后异同,而萨尔忒之所以有资格称为哲学家,就是他在辨amp;quot;常有amp;quot;amp;quot;常无amp;quot;及amp;quot;存在amp;quot;的书中letreeeant能详细剖析这些抽象观念之精意。

    西方这种精微的分析,起于逻辑,故重于知。所谓知之辩论,不但指知识论(episte摸logy)之知,而是广泛的凡事物之理的知。这倾向当然着重于知之是非,及抽象的分析。但是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圣人议而不辩。抽象的辩论愈多,则人生立身安命之道愈丢在脑后。后来这所谓知,即科学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