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春明】(1) (第2/10页)
灼发配充军。其后魏忠贤翻「红丸案」,李可灼免戍,崔文升被命为总督漕运。 直到魏忠贤失势时,崔文升才被捕下狱。 红丸案后,朱由校继位,而宫中又生移宫案。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一日光宗病逝,年已十六岁的皇长子朱由校当 立为新君。其时光宗选侍李氏仍居干清宫,朱由校居住慈庆宫。李氏与宦官魏忠 贤互相勾结,企图利用朱由校年幼,独揽大权,因而不肯移出干清宫。九月初二 日,都给事中杨涟首先发难,上疏反对李氏继续居于干清宫;劾其对皇长子无礼 ,不可将皇长子托付给她。御史左光斗也上疏说:内廷的乾清宫,如同外廷皇极 殿,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居住于此,其余嫔妃都不可于此居住。请李选侍移居于 宫妃养老的地方仁寿宫内的哕鸾宫。李选侍得到左光斗奏疏之后大怒,数次遣使 召左光斗。左光斗拒不赴见。李选侍益怒,要朱由校议处,朱由校认为左光斗所 言极是,催促选择吉日良辰移宫。经过杨、左等人力争,九月初五日李选侍移居 哕鸾宫,皇太子朱由校复还干清宫。是时宫府危疑,给事中杨涟与大学士刘一燝 、吏部尚书周嘉谟定大事,言官只有左光斗积极相助,其余均听杨涟指意,故一 时论移宫者首称「杨、左」。 初看,还以为是朱明天家,家室不清,而仔细琢磨便可发现,这两案其中都 透着丝丝诡异,朱家家事竟然件件都随朝官指手画脚,而这当朝文官在两岸中不 仅指手画脚,更可说是在台前幕后推导着一件大事。 那便是让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尽快克继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