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19 章 顺势上 (第2/7页)
京入六部。 贵州是个机会,固然危险了一些,可不打仗就只是吃点苦头。身边有亲兵在,还能像那些没根基的,让蛮夷给杀了不成? 谁想到韦自行就不行了呢。 眼下一块肥rou放在嘴边,落在别人手里,他实在不甘心。 这是谢家的机会。 靖海侯知道,皇帝迟迟没有儿子,今后老二掌兵的机会很少,哪怕有,也不过是例行公事。 谢家的兵权会被一步步削弱,直到化为乌有,就好像当年定国公一样。 维持三代,皇帝已经很客气了。 可眼下有一个长久握兵的机会。定西伯家若不是犯了大蠢,也不过死一房,其他旁支照样发展。 靖海侯别提多眼红了。 这才是家族兴亡的长久之计啊。 他在书房闷了半天,唤人请来自己的幕僚。 幕僚岁数不小,出身江南士族,只不过屡试不第,幼年寡母幼子备受欺凌,便再也没有回乡,投到谢家门下做西席。 一晃二十几年,靖海侯帮他的儿子做了县令,他却一直留在京城,替靖海侯出谋划策。 “镜山,坐。”靖海侯对他十分客气。 幕僚笑着在圆凳上坐下,问:“东翁可是为贵州一事踟蹰?” 靖海侯问:“我膝下四子,三个是镜山启蒙,你说说,我四个儿子孰优孰劣?” 幕僚进谢家的头三年,给谢大当老师,因教得好,靖海侯又续弦了,干脆提前让谢二到前院,又教了数年。 谢玄英自小进宫,在家的时候不多,可一样要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