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45 章 发奖金 (第2/7页)
开水煮烫,最后填土埋掉。 但这还不保险,有的蝻子仍然隐藏在地里,所以,要在春耕前,再次翻土,问百姓以粮食收购蝻子,尽量除去。也可以烧荒,高温烧死残存的虫卵。 成虫期:此时,蝗虫已经从蝻长成了蝗,治理难度陡然提升。紧急的办法是尽量去除涸泽边的水草,派民夫捞捕,晒干后当柴火用,以此断绝蝻的食物来源。 等到长成蝗,前期可以点火吸引,后期蝗虫不再驱光,就要人力捕获了。 “捕蝗如行军,十人一队,两人持揪挖壕,四人在后,两人在旁,以长帚轰入沟中,填浮土捶实。” 乱石堆里难以驱赶的,可喷石灰水杀之。 除了官方组织人手,也可以向民众收买蝗虫。 收买来的蝗虫,“如程淑人言,暴晒研磨成粉,可饲鸡鸭鱼虾,储存数年,解严冬饲草不足之虑”。 同时,可以鼓励百姓养鸡鸭鹅等家禽,禁止捕猎鸟雀,令其食残余之虫。 最后一部分是日常防治。 比如利用溲种法,多栽种蝗虫不吃的食物,比如芋头、红薯、土豆等深埋在地里的食物,争取种稻麦的同时,家家户户能多少种一两亩,这样即便遇到蝗灾,也有粮食能够度过冬天,不必卖田。 谢玄英还表示,这里官府要起到带头作用,督促民众捕蝗挖蝻,及时奖惩,春夏天气干旱就多到田里走走,时时警惕,等等。 以上,就是《治蝗疏》的全部内容。 平心而论,这份奏疏里,关于治理的内容并不新奇,老道的官吏都知道,“捕蝗不如去蝻,去蝻不如掘子”,其特殊之处,在于将蝗虫的习性以及为什么会爆发的原因说清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