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李寿的战斗(三) (第5/11页)
但是天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出于水土不服的疾病,便夺走了前太子李勇年轻的生命,而且还是在他凯旋之时,要知道当时,天子已计划着,待前太子李勇凯旋返回冀京,便举行禅让之礼,将帝位传给他。 太子李勇的逝世,对天子李暨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毕竟前者可是他亲手栽培的未来大周君王,只可惜天意弄人。 此后,天子李暨按照众朝臣的建议,将二子李炜提为太子,倒不是说李炜有怎么怎么出色,不过是遵着长幼有序的组训罢了。 平心而论,无论二子李炜,亦或是四子李茂,八子李贤,在大周天子看来,都不如已故的前太子李勇。 二子李炜胸襟狭隘,这可是帝王大忌,要知道作为一国之君,可以心狠手辣,但却要有容人、容天下的器量,当初江南有多少人骂他李暨是暴君,骂地何等不堪,但他李暨可曾责难他们半点?在将江南纳入大周版图后,李暨照样以礼法治理江南,还屡次减免江南的税收徭役,因为这是作为一国之君所必须有的器量! 四子李茂,屡次被朝臣评价为有前太子李勇之风,但在天子李暨看来,他还不够格,单单从这些年李茂屡次率军反攻草原,杀地草原部落北撤数百里便可以看出,此人,乃杀伐之君,虽然拥有着让人臣服的实力,却不具备让人心悦臣服的魅力,要知道前太子李勇在世时,可是说服了好些个草原部落,归顺大周。 说白了一句话,李茂霸道之气太甚,倘若让他继承皇位,他在时还好,一旦他故去,那么大周要面临的,恐怕是倾国之危了。 而至于八子李贤,则恰恰与四子李茂相反,崇尚以仁义治国,凡事都讲究礼法,但在天子李暨看来,他缺乏杀伐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