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9节 (第5/7页)
性论证!》 《新华日报》取了个长标题对新人进行了报道,文章内容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做出了评价,“在数学的解析数论领域,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没有国内学者能完成经世界影响力的成果。” “王浩博士完成对阿廷常数的存在性和有界进行论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创造了国内学术在数学的解析数论领域的历史。” “这是世界最顶尖的数学成果,代表了国内在基础领域科研的进步……” 《青年报》也发布了一篇报道,标题简单精炼。 《青年学者乃国之重器!》 这一篇报道围绕王浩完成阿廷常数的存在性与有界性论证展开,说明青年学者在高难度研发领域的重要性。 “历史上绝大部分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学术成果,都是由青年学者完成的。” “牛顿从21岁开始从事力学的研究,22岁到24岁则是发明创造的高峰期,他在25岁之前,完成了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光的分解、流数法,还确立了第一、第二定律和引力定律的基本思想。” “爱因斯坦在26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37岁发表了广义相对论。” “华罗庚在30岁时,已经完成了二十几篇论文,并完成了第一部 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陈景润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1+2’证明是在三十九岁,杨镇宁发表‘宇称不守恒’论文是在34岁……” “数学界的著名奖项菲尔兹只会颁发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而是世界绝大部分重量级学术奖项获得者,依靠的大多是40岁以下的成果。” “所以我们应该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