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6节 (第2/6页)

没办法依靠跑动距离去判定正确方向。

    但是,有人在一分钟内跑出了两百米、三百米,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可以确定他跑动的方向,和正确方向已经非常贴近了。

    金属实验室以常规手段制造出抗拉强度1400兆帕的钛合金,也可能只是运气好,而不能确定研究就是正确的方向。

    自然,实验数据对比,就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但是,如果制造出抗拉强度1500兆帕、1600兆帕,甚至更高的钛合金,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彭辉,还真有点本事,是我小看他了。”

    陈建林感慨了一句,继续道,“马教授,现在最少不用再担心金属实验室了,他们提交了成果,项目也就快结束了,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马文钧提起的心也放了回去,顿时感觉浑身都轻松下来,也开口问道,“周教授那边怎么样?”

    “晓龙啊。”

    陈建林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和他说了,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过上半年、一年,重新给他安排个工作。”

    “东港大学肯定回不来了,但可以去其他高校当个教职。王浩那小子,都能去西海大学,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

    第一百零七章 第二次实验,震撼的结果!

    王浩开始了超抗压合金材料数据分析的研究。

    他从罗大勇和朱萍的打趣中得到了最后的灵感,然后发现其实很简单,核心、命中心脏,也就是从关键的地方来想解决办法。

    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实验工序。

    金属实验室做的几次整体制造的实验,以及前期的一些小实验,就是在研究元素配比、提升硬度的方式以及工序。

    他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