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7 (第4/4页)
摘了出去, 故而因为太子驾薨产生的矛盾点便转移到了太子之位的争夺上,蜀国朝政顿时生乱。 有太子-党倒戈,转扶其他王子,也有太子-党上书蜀王, 请求严惩真凶,还亡太子一个公道。 一时间,蜀国朝臣分成两派,形成对峙之态。 蜀王坐在王位上,手捏着成安帝亲书的国书,那里洋洋洒洒写满了三页纸,其中两页尽是客套话,表达他对太子惋惜与对蜀国的怜惜,余下一页,则巧妙的隐讳的讽刺了蜀国国政。 成安帝在国书中顺便一提,灯会人多杂乱,他为蜀国太子身体着想,避免庶人冲撞,特留他在宫内赏月,却不想太子竟然一意孤行,非要出宫。 言外之意,不就是说虞日州自己找死么? 蜀王的脸色铁青,看着朝堂上两派臣子争吵,最终两眼一翻,昏厥过去。 临昏厥前,蜀王恨恨地想着,是哪个不长眼的儿子竟然在此紧要关头刺杀太子! * 虞日州的事情突发,很多细节宋乐仪都没来得及细细思忖。 这一天晚上,她做了一场梦。 她梦见了赵彻在飞霜殿跪了一天一夜,三日后就披盔戴甲奔赴蜀越交战前线,他冲锋险阵在前,几次与死亡擦颈而过。还梦见了赵彻从蜀国归来那天,夜宴之后,他将她堵在小路上,一身酒气微醺,捏着她的耳朵问她什么时候穿的耳洞。 清晨的阳光打亮了屋室,宋乐仪躺在床榻上,怔怔地盯着床顶纱幔,眼睫湿润。 她那时一直疑惑,赵彻与虞日州到底因为何事起的矛盾。 宋乐仪记得,她去问过赵彻,只是他却良久沉默,不肯多说一字,着实不像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