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_第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2/6页)

  武阜拿着一个馒头,左一口右一口,两三口下去,一个馒头就没了。

    “这个蒸饼好吃,就是麻烦,磨面太费功夫了,寻常黔首家里没这功夫磨面。”武阜很客观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个是包子,不是蒸饼。”樊伉继续弱弱地纠正。

    没人理他。

    吕媭和武阜就磨面的现实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家里吃饭的人少的话,石硙磨面还能勉强可行,若是人口多,那就不成了。

    可现在那些豪强世族,谁家人口又简单的呢?

    更别提寻常百姓家里了。

    大汉地广人稀,作物产量低,平均亩产能有个两百斤算是高产了,除掉上缴的赋税,能落到农户手里的有个几十斤就不错了。

    而一个寻常成年人一年的口粮是三到四百斤。

    算上来一个人至少要种四五亩田地才算有东西吃,饿不死。

    换句话说,一个五口之家,至少要种二十亩到三十亩田地,才能达到基本温饱。

    如果是放在机械化大生产的现代,一个人种三十亩田地完全不在话下,反正都是机械播种耕地收割,但在汉初这个全民大手工,种地全靠人工的年代,三十亩田地几乎要占去农户的全部精力,不要提还有兵役徭役,天灾人祸的威胁。

    这倒是个问题。

    樊伉咬着馒头,觉得自己对于怎么完成系统主线任务的计划更清晰了。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磨面的技术,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小麦做主食。

    只要磨面的技术跟上了,他就不信以面食的精美会打不败本地卡嗓子的糜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