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楔子发轫之始 (第3/8页)
发好了。上回还说什么留了半窖的家私,现下好了,半口都不舍得拿来,用这涩口的新酒充数。可是你们掌柜的又寻到了什么贵主,不将我放在眼里了? 晋国偏北,上道七八十老妪,下到垂髫小儿,酒是日常日用,只是北地偏远,难得有江南之地的好酒,这青云阁的南酒是独一份。田知远是好酒之人,隔三差五为此而来,日子一久,昔日的小小酒肆也开成了如今的繁华模样。谁知现在声势大了,却糊弄起当初的恩主来。以次充好是罪,忘恩负义更是罪加一等。 不一时,掌柜便连滚带爬地来了,见十一爷一脸的愠怒,连忙跪下叩头不已,强辩为事出有因 他道是前几日有一老乞儿光顾门前,自称江南东阳人士,周游四海数十年,只想来此想讨一杯故酒吃。掌柜念其同乡之情,赠了他一壶,那老乞儿吃过酒,大赞好酒,又要讨来吃。他见他他身无分文,便不在给了。可老乞儿却自称有些通天晓地的本事,愿意为馆中的人算卦抵酒钱。见他如此振振有词,自己便将信将疑的报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谁知道那老乞儿果真说了他前生种种,一字不差,再问以后,却不肯再说,只说是要酒。 掌柜的只道遇见了仙人,忙奉了好酒好rou殷切招待。谁知老乞儿那老乞儿海量,又巧舌如簧,堪堪算了四、五人,皆是前生不提后世。众人再要问他,他却忽然身子一仰,扶着酒坛睡了过去,不论推打掐晃,风吹水淋,仍是八风不动,最后无法,只得将他暂行拖去柴房扣押。结果第二日,众人去开门,柴房中却不见老乞儿身影,四处去寻,才在酒窖里找到了酩酊大醉的他,周围满是空坛,就连镇店的一批东阳酒都被喝去了大半,时下正值换季,酒楼不光要照顾平日里的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