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上梁山_归程遇险共患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归程遇险共患难 (第4/6页)

清幽,乃是因为如今行商的队伍大都改走水路。

    一路上小男孩一直沉默不语,卢匡义略觉气氛尴尬,于是主动挑起了话题:“娃儿,这虞字是忧虑之意,你爹爹怎么会给你起这个名字?”

    “原本是愚笨的愚,叔叔怕我在学堂被人笑话,才改了个同音的字。”

    “武愚?”卢匡义体会着其中的舐犊情深,出神地念出诗句:“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是什么意思,爹爹希望我生得愚笨一点吗?”小男孩抬起头,疑惑地问道。

    卢匡义随即向他讲起这诗句背后的故事,那是诗人遭到贬谪时的自嘲,对官场无能之辈的讽刺,却也是对初生孩儿“无灾无难”,不被聪明误一生的真切期望。打开了话匣子,这单调无趣的山路也变得好走许多。

    “你的生身父亲,把他对你的期许与爱意都写在这名字里了。”卢匡义不免感慨道。

    可小男孩听到这话却感到有些低落,质问道:“可是,既然他这么爱我,又为什么送我到这儿来呢?不就是因为不想要我了,想把我过继给叔叔当儿子吗?”

    正在这时,卢匡义察觉到周遭的异动,搂紧了怀里的小人儿:“嘘……别说话……”同时警觉地扫视着道路两侧的树丛,观察着其中不寻常的异动。卢匡义毕竟行伍出身,格外机敏,贼人虽以树林作为掩护,依旧被他察觉了踪迹。

    “坐稳了。”卢匡义身子前倾,将小男孩护在怀中,随即一声大喝,扬手一鞭抽在马上,双腿夹紧马身,以离弦之势冲了出去。那伙贼人即便拼尽全力,又怎么跑得过马匹,很快就被甩在了身后。正当卢匡义以为跑得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