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3/4页)
么能浪费在书局那种地方。 “那我自个儿去了,稍后再去蜀香楼找你们,可好?”沈莹不去,她才能做自己的事儿。 “嗯,”沈莹想了想,“不然先把你送去书局,待会儿我到了蜀香楼,再叫马车回来接你。”沈莹觉得,表姐一个女子在外面行走不太安全。 “嗯,也好,”杨熙点头,难得这么周全,都不像沈莹了。 到了金匮书局,杨熙再三保证,一定等到马车回来,绝不先走,才叫沈莹放了心。 金匮书局与八宝楼格局相似,却比八宝楼大上许多,一楼陈列着数不清的书籍,有青衫学子驻足在书架前专注的看书,有姑娘进来,都守礼的避开了目光,并不直视杨熙。 杨熙一路上了二楼,人就少了许多。 二楼有格子间,是店家仿照着贡院作的,学子们坐在此处读书作文章,便像是在贡院里科举一般,是以这隔间很是受到读书人的好评。 先时有人兴致上来,在隔间的木板上题诗,老板也不恼,还说诗作得好的,可在此挑一本心仪的书。 此烟一出,吸引了成百上千的读书人来,家境贫寒的,作首好诗就能免费得一本书,省了家中一年的收入。家境富裕的也想来搏个好名声,要知道,金匮书局是全京城最大的书局,朝中的大人们也爱来这里,若是运气好,被哪位大人瞧中了,就不愁以后了。 作诗的人越来越多,“木板诗”也成了佳话。 杨熙倒不是冲着这名声来的,她一个闺阁女子,在读书人中名声响亮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历来受读书人推崇的,不是易安先生这样的奇女子,便是那些沦落到尘埃里的可怜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