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_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15节 (第3/9页)

菀来说,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把姜记做大做强,挣到更多的钱。

    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拟定了初版的菜单和销售策略,又小小迷信了一把,请人算了算开张的最佳日子——七月初十。

    兰桥灯会时荀遐说过的话姜菀还记得,恰好周尧又熟知各种制作小工具的植物原材料,姜菀便与他商量了一番该用何种东西制作便携的杯子和吸管。

    想来想去,最后两人敲定了原料:竹子和芦苇杆。距离永安坊不远的地方有座山,山上生长了不少茂林修竹,芦苇更是常见。周尧去砍了几节竹子带回来,姜菀研究了一下,决定把竹筒改造成纯天然的杯子。

    只是这竹杯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受潮发霉。姜菀思来想去,决定先煮熟晒干,每次使用后也及时晾干,同时避免多次使用,及时更换。

    当然,开张后店内还是以瓷杯为主,这竹杯只是特殊情况下使用。

    芦苇杆子则用来充当吸管,虽不如后世的纸吸管和塑料吸管方便,但胜在纯天然容易采集。说起来,还是金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给了她灵感,想到黄蓉曾经在明霞岛上割下一截芦苇管子放在口中吹气,这管子是中空的,自然可以用来当吸管。

    万事俱备,只等开张。

    于是在七月初十这一日,永安坊内一家空置已久的店敞开了门,挂起了“姜记食肆”的招牌。

    第21章 旋风薯塔和乌梅子汤

    雪肤花貌的店主俏生生立在店门口的小吃车后,现场制作着各种吃食。

    食肆进门处是一小片独立的区域,摆了张长条桌案,桌案后放了架屏风,恰到好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