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好莱坞1980_第二百九十五章 报纸专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报纸专访 (第2/5页)

“我记得你和我说过高概念电影的定义。这部电影,就是面向千万小镇青年的高概念电影。给他们‘快节奏’那样的剧情密度,他们会接受不了的。”

    “小镇青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个名词了。”尼西塔往后一靠,双手手指顶在一起。

    好莱坞曾经的价值观,都是以小镇青年为准的。吉米·斯图尔特就曾经是扮演小镇青年的绝佳人选。大城市的资本家,政客都是坏人,朴素的小镇青年才是阿美利加的脊梁。

    他演的“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就是一个小镇青年机缘巧合代理几天参议员。在参议院里背诵独立宣言阻挠议事,为童子军保留了一个河滩,拒绝了贪婪的资本家兴建大坝。

    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兴起,大城市就像一个抽水机,不断的向小镇抽小镇青年过去打工。人口分布的改变,让好莱坞电影开始越来越集中于城市青年的故事。

    看着尼西塔有点疑虑,罗纳德开口道,“相信我,里克。我就是小镇长大的。那里的青年非常无聊,那里的电影院也没钱租新片拷贝。

    他们只能看两年前的‘新电影’,和那些五十年代的老电影,或者一些16mm劣质版拷贝,多数小镇的高中生,接受的还是那一套老式的电影语言。

    我们的娱乐方式是开车在镇里兜圈,从教堂开到市场,再从五金店开回家。生活就是这么无聊,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给他们一点梦想,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像大城市纽约,洛杉矶的青少年一样‘新潮’。

    而且八〇年的人口普查,小镇的青年人口还有两三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