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1/4页)
这又不是后世,平民百姓对总理的行踪都了若指掌。 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在这个基础之上才会去八卦。 不得不说长安城的百姓生活水平绝对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同时长安百姓的识字率也是最高的。 当然很多时候是外来人口提高了识字人数。 李林甫的名声在这些人的口中倒还好,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 李倓忽然就想到打一个舆论战,不是有个成语叫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吗? 也不知道在这个年代,真的被千夫所指的话,会不会无疾而终? 李倓一边想着一边开始做计划,首先这场舆论战必须不能让人发现是被引导的,那样会有人怀疑幕后使者的动机,必须是让人们“自己”发现,然后自动自发的搞出大阵势。 其次,这个话题必须是跟他们息息相关,退后一步说就是必须跟读书人息息相关,否则不触碰到自己的利益,没有人会跟一个宰相作对。 最后,哪怕李林甫会怀疑他,也不能让李林甫真的拿到证据这证明是他做的。 这一点其实跟第一点差不多,只不过对象有所不同。 分析出这么几点之后,李倓想到了最简单的传播办法——说书人。 这年头娱乐很少,除了听戏就是听书,其中听戏的花费更加贵一点,而听书就好很多,在茶楼点上一壶茶能够消磨掉不少时光。 想要让人说书,就要有相应的故事,于是李倓又开始炮制故事。 不得不说,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人在这方面其实非常有优势,哪怕他不是天生能够写出好故事的人,但只要将故事主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