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南洋明珠 第73节 (第6/8页)
” 车子开到鸿安大酒店,停了下来,蔡月娥下车,蔡家大爷下车来要送她进去。 “哥,你回去吧!” “我陪你进去。” 兄妹俩往里走,却在酒店大堂看见余嘉鸿和蔡运通两兄弟和一个三十多岁儒雅的男子在一起。 余嘉鸿跟对方打了个招呼,往这里来:“妈、大舅舅。” “你大舅舅送我回来。” “李老板找到我,想来大舅舅认识吴敬语先生,刚刚来香江落脚,李老板希望我能引荐给大舅舅,我就想运通表哥在电影公司,先让二表哥跟吴先生聊聊,两人一拍即合,刚刚看了吴先生的剧本《还我河山》,我们都认为这个剧本开拍是当务之急。二表哥说回去就找小舅妈和您商量。”余嘉鸿试探道,“您要是有时间,现在粗粗看看?” 这时蔡运通和那位导演已经过来了,想起金焕慷慨激昂的朗诵,想起金烁不折不挠地给洋人派传单,想起玉玲清亮的歌声:“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熬煎……” 蔡家大爷说:“走,给我看看剧本。” “我先上去了,你们慢慢聊。”蔡月娥跟他们说。 “好。” 三人连带蔡家大爷又去了鸿安大酒店的咖啡厅,蔡运通从吴先生那里接过剧本,给父亲看:“借古讽今的题材,这一段是济南惨案蔡公时先生作为外交使节被日本人削下鼻子,割去双耳,挖去双目后,整个头部和胸前被鲜血染红。这一段是……” 这个剧本虽然是套着古代抗金题材,但是里面描述的事件,都是日本人在华夏土地犯下的恶行。剧情跌宕起伏,江南歌舞升平,江北铁蹄践踏,形成鲜明对比。 “好剧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