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2/4页)
得串供,自己也跟车去县衙告状。众人都劝他:“进公堂告状是丢面子的事,你一个官家小公子,不必亲自上堂,叫你家老崔拿着状子去就是了。” 赵员外还要叫人拿自己大孙子的生员帖子递到县里,请县尊大人帮忙处置这恶仆。 崔燮谢过他们,坚定地说:“家仆作恶,全仗诸位高邻义助,方能拿下这贼奴,还我家清白家声。等将他们送进县衙里,还要劳诸位上堂作证,若我这做主人的反倒什么也不做,只在家里等着,我又怎能安心!” 崔源身份不够,人又老实。万一这个二管事到到堂上借崔郎中和徐夫人的身份压他,车夫再反了水,眼下营造出的大好形势或许都会翻盘,还是亲自去一趟才安心。 他坚持上了车,几个热心的乡邻和给他家干活的淘井匠也跟着到了县衙,为他作证。 崔源在府前街花两钱银子叫卖字的书生代写了一封状纸,要那书生将“成化丙戌年进士,户部云南司郎中崔某”几个字写得大大的,进衙递了状子。 不久便有小吏把崔燮主仆带进花厅,其余人分别带进厢房,还端上茶来,请他吃着茶等候。他叫崔源打赏了二两银子,那小吏殷勤地道了谢,悄声说:“今日有上命钦差要来本县,县尊大老爷与二老爷出城迎候钦差了。请公子稍坐,典史陈大人已接了状纸,这就升二堂问案。” 其实县内上下此时都正忙着迎接钦差,若是别的案子,陈典史就想接下状纸,把人轰走了事。可这张纸上明晃晃的“成化丙戌年进士,户部郎中(之子)”,却让他斟酌再三,不好简简单单把人打发出去。 罢了,钦差也不知什么时候进城,他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