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九十一章 咱们回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咱们回家 (第1/8页)

    轩军的战斗力,是在美国的大环境中、以美国北方强大的工业能力为前提的,失去这两点,一切都会不同。

    回到国内,如果中国的大环境长时间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轩军不可避免地会沉沦、堕落,最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就像现在的湘军,日后的淮军,还有,原时空的北洋舰队。

    另外一方面,如果中国不尽快实现工业化,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拥有自己的强大的军火工业,轩军的战力很快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近现代战争的消耗极其惊人,库存再多,也有用完的一天。另外,战争中指挥通讯、交通运输、后勤保障等,有赖于一个庞大的近现代工业体系的支撑,此间种种,绝不是仓库里面的一堆枯燥的数字可以概括的。

    这一点,美国之行给了关卓凡特别深刻的感受。

    原时空的中法战争,陆地上中国取得了局部的胜利,法国内阁因此而倒台。李鸿章等却力主和议。当关卓凡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何李鸿章如此“软弱”,葬送大好局面,甚至迫害主战的将领,简直“卖国”!

    后来他明白了,不管李鸿章其他方面有多少值得非议的地方,但在这件事情上的主张是完全正确的。当时的胜利者中国已经耗尽了战争潜力,而失败者法国才刚刚开始动员。不趁着局部的胜利达成一个可以接受的和议,再打下去,一定由胜转败,最终全局糜烂,不可收拾。

    这就是有没有战争潜力的区别。

    近现代的战争潜力,来源于成体系的工业。

    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