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僧王阵亡 (第4/5页)
天光微熹,便第一个上马而去。 这般追逐不休,他亲将的几千马队,终于和后面的十几万步军完全分开了。 追到山东曹州,捻军故意示弱,说只要僧王不追得这么紧,就可以投降。僧王以为捻匪已至末路,于是数千轻骑,全力出击,却落入捻军的伏击圈,血战不利,被迫退入一座空堡。 捻军四面合围,在空堡周围挖掘长壕,一旦掘成,官军即成困兽,蒙古马队也再没有什么用处了。 于是官军只好拼死突围。此时的僧王,神元消耗,几乎灯尽油枯,全靠喝酒来勉强支撑;而官军的向导,是一个投降的捻子,临阵起了异心,将几千官军往捻军布防最严密的去处带。 这样厮杀了一夜,官军几乎全军覆没。 战后,僧王的尸体是在一片麦田里找到的,身被八创。 僧王的亲信部下提督陈国瑞,亲自背了僧王的遗体,进曹州城,素服治丧。 朝野震惊。两宫破例于午后召见军机,君臣相顾黯然,慈安太后更是落下泪来。 先议僧王的恤典。乃定派御前侍卫随同僧王长子贝勒伯彦讷谟诂赴山东迎丧,辍朝三日,恤典从优,具体办法由军机处会同吏、礼二部及理藩院商定,另行请旨。 这些都好办,难办的是,接下来的仗,怎么打? 捻匪士气大振,东捻做出北渡黄河的姿态,一旦渡过黄河,随时可能进犯河北,京畿重地即在捻军威胁之下。朝廷已令直隶总督刘长佑调兵遣将,严密监视。但如果捻匪北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