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二十八章 还债与奏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还债与奏折 (第4/5页)

 说麻烦,当然不是指文字,轩军带了文案,他自己笔下也勉强来得;也非单单指递送的不便。而是庙堂诸公,真正明白美国国内情形的几乎没有,包括总领洋务的恭亲王,也顶多算得雾里看花。远隔万里,折子递上去之后,上面有什么不明白甚或误解的——这是必然会有的,无从解释,弄不好会误大事。

    要有一个完全了解情况的人在京,以备顾问譬解。

    这个人首先必须是自己人,这是不消说的;其次美国情势和国内官场都要非常熟悉;再次,要有官身,进得宫,行得礼;最后,这个官身不能是实职,不然还得奉旨才能进京。

    如此算下来,除了利宾,不做第二人想了。

    查塔努加战役之前,一经格兰特同意撤防传教士高地,关卓凡就给香港打了电报,然后坐船转送上海,通知利宾,要他到香港候着。查塔努加战役结束的第三天,关卓凡在电报房呆了半宿,和在香港的利宾——也一直呆在电报房里,反复电报往来,把各种事体商量妥当。

    接受所谓美国名器这些事,关卓凡曾经犹豫要不要在折子中写明,但后来想,这是避不过的,自己不说,别人也会说,甚至美国人自己都会说。他们的领事公使不说,报纸杂志会说,查塔努加战役很快便会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相关消息迟早传回国内,那个时候再说,反倒显得自己好像心里有鬼似的。

    “军衔”这个东西还可以胡混过去,“田纳西战区司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