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大将军 (第4/5页)
行生产火炮。 这场小规模的战争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个后果,萨摩藩认清“攘夷”是不可能的,于是转向“公武合体”,即皇室的“公家”和幕府、大名的“武家”的联合体。这个政策平衡皇室、幕府、大名利益,算是走一条中间路线。 第二个后果,吃了苦头的英国人,看出萨藩的实力,“不打不相识”,这一场英萨之战反而成为日后英、萨合作乃至英国支持倒幕的契机。甚至可以说,原时空英国、日本长期的同盟关系亦肇因于此。 鹿儿岛之役,cao炮击中英舰的炮手,有一个叫做大山岩,乃是原时空日本军队的第一个元帅。为大山岩搬运炮弹的,一个叫山本权兵卫,原时空日本海军之父;另外一个名气更大,叫做东乡平八郎。 这些事实,让关卓凡深感时间的紧迫。 萨藩既转向“公武合体”,幕府势力增强,乃背后cao纵“公武合体”,由会津、萨摩两藩出面,在京都发动“八.一八政变”,大肆迫害尊王攘夷派。三条实美等倒幕七卿被迫出走,落难北九州太宰府。 于是幕府和尊攘派的矛盾彻底爆发,战争从日本人和夷人之间转到日本人和日本人之间。倒幕派汇集在长州藩积蓄力量,伺机待发。 这时,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控制的准军事组织“新选组”,突袭了一个叫“池田屋”的小旅馆,在那儿聚会的尊攘派浪士正密谋劫持天皇,结果被“新选组”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长州藩的倒幕军“奇兵队”以此为借口,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