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3/4页)
“虽然乌雀山冬季气温低于-4℃,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低温、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桥梁的经验,乌雀山大桥的建设,也是经过了周密的测算,选出的最佳通路,所以乌雀山大桥建成之后,会成为中国繁忙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克里姆先生声称的废墟纯属无稽之谈。” 记者听到他的话,顿时兴趣盎然。 “那么,您所说的自古以来的经验是什么呢?” 律风记忆里无数建设奇迹浮现于脑海。 面对一群不是建筑专业的记者,他拥有比数据更好的例子,更符合他们的报道喜好。 他说:“早在七百年前,中国已经有了比乌雀山大桥更惊险的桥梁,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也建成了比乌雀山大桥海拔更高的桥梁。时至今日,它们也在供无数中国人穿行,从没有人质疑它们存在的必要性。” “七百年?上世纪?”记者的语气尽是惊讶。 在大多数人心里,中国落后得不可能在这两个时间点有所建树。 他们诧异问道:“您说的到底是什么桥?” 律风挑眉,看向古堡酒店的服务生,“能给我一块黑板吗?” 古堡酒店观景台,聚集了不少在交流会间隙休息的建筑师和记者。 在服务生忙碌的搬出了一块白色小黑板之后,这里涌来了更多的人。 律风拿着笔,在众目睽睽之下,画出了两座惊险的山峰。 他的绘画功底十分扎实,寥寥几笔,就让在场的记者,感受到了山峰的陡峭。 “这是一座海拔两千米的高峰,而这里,是一座海拔五千米的高峰。” 然后,律风在两座山峰旁边,画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