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宇宙自杀之迷 (第5/5页)
生病、衰老。 一个人从诞生开始,熵就在不停地变化,直到死亡到来的那一刻,代表其个体的熵增加到最大值。 这种熵是可以模糊量化的,是具体的,我们可以用【身体健康指标】、【寿命】等进行简单地代替。 如果因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些科技,相当于为生命体摄入了负熵流,其熵增将会变得更加缓慢,甚至减小也有可能。 但总体而言,衡量个体的熵,依旧是缓慢增大的过程,直至个体死亡。 然后,我们再来谈文明。 宇宙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假设,文明也有自己的【熵值】,但文明的熵更加抽象。 很难直观地计算,文明的熵究竟有多大。它时时刻刻不停地变化,只能根据一些表现来进行简单地估算。 在地球时代,王朝更换,政权变更,各种各样的理由有很多,但最终,否可以用熵来衡量其中的秩序程度? 影响文明熵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外界环境、科技、社会制度、人口数目、人口质量等等。 特别是科技因素,是相当显著的负熵流,只要科学能一直进步下去,文明就能很简单地保持强盛…… 若【文明熵增假设】成立,我们就要小心了,因为熵总是会自发地增大,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控制其熵增,无论是社会因素、还是科技因素。 否则,文明的寂灭将成为必然事件。 从这个角度讲,明天是不美好的……按照熵增理论,明天只会自然而然变差,而不会自然而然变好。 这也是宇宙哲学树上的一条假设。 ——宇宙社会学家海格尔教授。最终永恒的深空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