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五十四章 火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火药 (第4/5页)

牙南美殖民地智利检审法院、印度、中东地区外,其他国家的硝石矿都少的可怜。

    但是,欧洲在15--16世纪发明了硝田制硝法。

    所谓的硝田制硝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准备一块田地,去除掉石头等杂物,然后挖掘一些地窖和坑洞,再往田地里埋入麦秸、落叶、烂布等物品,之后往挖好的地窖和坑洞中放入石灰和水,提高土地的温度,并保持温度恒定一段时间,创造一个适合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最后,往田地里浇灌人畜的尿液,这样等一段时间后(大概为10个月,一般春季收集硝土),在硝化细菌的转化下这块田地里就会出现大量的硝,这时再挖掘富含硝酸钾的硝土掺入草木灰(硝土、草木灰按3:1的配置)浸水冲泡,最后,再熬煮硝水即可获得硝酸钾结晶。

    有了硝田制硝法后,欧洲人就可以凭借一些非常容易获取的“原材料”,如人畜尿液等来制造硝石。

    欧洲人很早就发现厕所、牲畜圈厩、床底下、老墙根等阴暗地方的表面会“长出”一片一片的青白色粉末状晶体。这种晶体便是硝(硝是硝酸钾的常用名)的结晶,而只需刮取这种晶体稍微提炼一下,再加上木炭、硫磺和少量的水(大约占总重量的8%)便能制成火药!m.zwWX.ORg

    不过,这种“刮墙皮”所能获得的硝数量太少了,在火药的生产和制造上整体帮助不大,但是欧洲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人畜的集硝特性(生物会把日常生活中吸入体内的硝通过粪便排出,而在硝化细菌的转换下就能形成硝酸钾)。当发现硝酸钾就存在于人畜的尿液里后,一种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便是硝田制硝法。

    “那你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