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_4、卖艺嘛,不寒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卖艺嘛,不寒碜 (第2/5页)

 “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缩衣节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最高极限,需一百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百姓望楼兴叹,国家势在必控。”

    嗯……很好,很满意。

    别人一个月存五十块,我能一个月存五百!

    一年就是六万了!

    荆小强把一叠废报纸塞进垃圾桶里。

    信步朝着最繁华的街道去寻找歌舞厅。

    这年头公开卖rou的声色犬马夜场还极为罕见,除了背景极为深厚,抓住被枪毙都可能。

    连歌舞厅,在过去十年间都经历了“取缔舞会”、“加强管理舞会”、“改进舞会管理”的一系列文化部政策变动。

    著名的沪海洋场,除了极少数涉外的大酒店、饭店舞厅、爵士乐吧能一直保持小范围的营业。

    对全民开放的舞厅、音乐茶座,也不过是到87年后才如雨后春笋般的猛然开放到几百家,这个数量在全国都排第一。

    作为全国最时尚潮流的沪海人,这年头有多喜欢跳舞呢。

    被称为下只角的洋浦区十七家普通舞厅,一年能有百万人次,两百万营业额!

    这可是全民工资只有几十百来块的九十年代!

    其实人民群众也就这点娱乐方式,大量的未婚青年全靠这个接触异性,当然婚后也不少。

    所以氛围更加浓厚的市区中心简直不得了。

    荆小强稍微一打听,沪海民间最好的几家歌舞厅都在市中心这一带。

    有三十年代就开张的老牌宾馆歌舞厅,配备广播电视艺术团专业乐队;

    有科技局下属的第三产业歌舞厅,主打针对科技、医疗系统职工;

    教育系统的第三产业歌舞厅,那更是老师们最爱聚集的地方;

    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