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舞丹青_分卷阅读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2/4页)

行标语都被精心设计过, 美观而又恰到好处, 不繁杂、不突兀、不喧宾夺主。

    几位领导夸个不停:“林业局这面墙真好,有松,有鹿,有远山。”

    “你们知青点这个也不错,画了一列火车,这些小青年朝外面招手呢。”

    “可不,笑得多灿烂, 旁边配的字也挺好——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条标语厉害:□□健,君子自强不息。”

    ……

    几人一路夸赞,最后, 宣传科的马科长将沈晏清和唐昭请到办公室,干事小王给倒了茶。马科长请二人落座,面上笑容可掬:“沈晏清同志, 你在省报上发表的文章得到县委领导的重视,我看了好几遍,文笔极好。真是没想到,新一批知青有这么优秀的人才。”

    沈晏清的回应很官方:“马科长,您过奖。”

    “县里目前是这么个情况,咱们没有报纸,所有的宣传都是靠广播站。除了上级部门送来的新闻,其余的稿件都是县里通讯员写的。我们通讯员的队伍还在建设,你愿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县里的百姓工作?”

    马科长讲出这番话,沈晏清并不意外,这也符合他给自己规划的下乡发展路线。既然来到这里,总要尽可能为自己寻求一个舒服的生存方式。

    广播是这个年代最普遍的宣传媒体,大到上级的重要精神、指示和决策,小到丰盛县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每天三次的广播来传播。

    广播站的很多稿件,是由被称为“笔杆子”的通讯员完成的。通讯员采集新闻,写成文章,还要奔波各处传递稿件。

    公社的新鲜事、工厂取得的成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