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5 (第2/4页)
从海路返回大祁的路上,邱敏从海员口中听说了一件事,就是朝贡贸易。 朝贡就是周边的小国对大祁称番,向大祁纳贡。事实上,他们送给皇帝的贡品,在邱敏看来大多无用,有的国家甚至每次来都送动物,比如孔雀、长颈鹿、狮子、大象,都是没实际用处还要花钱养的废物——又不能建个动物园向百姓收门票。皇帝却要回以丝绸、瓷器、茶叶、金银之类的赏赐,价值远远高于收到的贡品。 因为是外国贡使,来了以后不仅会受到良好的接待,沿途的百姓还要负责替他们起运货物,就算农忙时节也不能免,地方官府要款待他们吃喝玩乐,给地方财政增加负担,最最糟糕的是,他们可以免税交易。 这就意味着这些来朝的外使,不仅仅带贡品,还带上自己的私货来祁朝交易——这部分都是免稅的,赚的全部归自己。对外国贡使来说,朝贡就成为一桩获益的美事,进贡给皇帝的货物很少,绝大部分是用来贸易的附搭物。而一些商人,看到这里面免税的好处,明明不是贡使,却将自己连同货物混进贡使团里,于是他们的货物也统统免税。到了后来,贡使直接将朝贡的船承包给商人获利。这些不依法纳税的货物,就是走私货。 不用交税,他们的货物自然比别人便宜,导致依法纳税的商人反而竞争不过,要么被排挤出市场,要么也学着去承包贡使的船偷税漏税。幸好朝贡是三年一次,不然政府年年关税都得少收。 而那些贪得无厌的贡使,为了获得更多利益,频繁来祁朝贡,本来三年一次朝贡,有些国家却厚着脸皮要求两年来一次,甚至最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