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0 (第2/4页)
夕晖映照下,马背上有一道浅浅的划伤痕迹。 瑶英反应过来:原来刚才坐骑是因为被金叶刺痛才受惊的。 她看着苏丹古的侧脸,觉得他脸上的鬼脸面具没那么难看了,轻声道:“多谢摄政王。” 苏丹古眼眸低垂,放下理顺的丝络。 马蹄哒哒响,缘觉几人追了过来。 苏丹古拨马转身,朝山坡下驰去,背影像凝聚了漫天夕光。 一行人默默地跟了上去。 ☆、冤家路窄 高昌位于丝绸之路中道, 四通八达,沟通四方, 往西可到达焉耆、龟兹、疏勒等地, 往东通往伊州,穿越八百里荒芜的莫贺延碛, 就是玉门关,再往东,就是瓜州、沙州了。 眼下, 河西之地尽在北戎掌控之中,商路重重阻隔,高昌的贸易也随之衰落。从前,这里有沿着绿洲而建的栉比鳞次的客栈、驿馆,有摩肩接踵、来自各个国度的商人, 有能歌善舞、胡旋促拍的歌女乐伎。如今, 商道上很难看到来往中原西域的驼队, 大多数商队都是从高昌、伊州等地出发,直接往西行。 天气渐凉,正是商队出行的时节。 为避开北戎的耳目, 瑶英一行人伪装成贩卖丝绸的商队,几辆大车满满当当装满货物。这些货物不仅能用来掩饰身份, 到了高昌以后, 货物直接当地售卖,换来的金银正好用来打点高昌的王公贵族。 老齐跟随瑶英出行,他流落域外多年, 会说几种胡语,消息灵通。 瑶英一路上向他询问高昌丝绸织物、珠宝玉石等物的价格,他做过管事,样样都懂一点,回答得头头是道。 同行的苏丹古沉默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