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于我在大宋搞发电机的那些事儿》(大章!!) (第8/8页)
物理课堂上老师应该都示范过。 正常来说。 这种古代发电机需要通过手摇发电,有些像是小学那会儿用转笔刀的姿势,并且越快越好。 但别忘了,眼下可是有发条这个好东西呢: 只需要让驴先将发条蓄力,再用一个很简单的力矩进行转换,就能将发条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让电机运作起来。 随后徐云将铜线缠绕到铜片上,下方按上转盘,将磁石固定在另做的架子上。 再把线圈架在磁石中间,导线首尾相接形成闭合回路,石墨充作碳刷进行传导。 就这样。 一台简易的发电机就搞定了。 没错,就这么简单, 其实吧,后世有很多看起来比较高大上的知识,在古代并不难还原,困难主要有两点: 一是它的衍生运用和储存,电器的难度可比简易发电机难多了。 二则是认知这个概念的过程。 就像发电。 别说徐云的圆盘发动机了,真到特别极端的时候,你拿两个水果都能发电,育碧的服务器不就是这样的么。 古人做不到使用电力,不是他们的工业水平不够,很大程度在于他们对于微观领域的陌生——他们压根不知道电能这玩意儿的概念。 比如此刻的老苏。 在徐云的组装过程中,他几乎全程默不作声,因为他完全无法理解徐云这是要干嘛。 徐云也没费口舌去解释,有些概念见到了现象后再去解释,远比教授理念要容易的多。 鼓捣完发电机后,徐云并没急着启动它。 因为他还有另一件事要做: 准备电解。 ............新手钓鱼人的走进不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