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两百章 一条全新的微粒轨道(5.6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章 一条全新的微粒轨道(5.6K) (第3/8页)


    别忘了。

    二者相近的结合能数字,实际上是徐云将y(xn 1)改成了y(xn 2)后的结果。

    换而言之。

    在y(xn 1)这个轨道上,理论上是存在另一个不同量级的Λ超子的。

    想到这里。

    徐云的好奇心愈发浓烈了。

    随后他再次切换到极光系统,将4685Λ超子的编号入了进去。

    片刻过后。

    一堆衰变事例样本出现在了他面前。

    微粒信息不像是其他研究,其自身是不需要太过考虑保密度的。

    因为前端粒子的研究和现代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你很难将某个微粒的发现直接扩展成某种技术,没有太大的保密价值。

    所以在发现了新型微粒或者相关信息后,发现人基本上都会大大方方的将所有信息公开。

    赵政国院士上传的衰变样本一共有37张,分成了六个档案。

    其中标注了不少的衰变参数,外加其他一些鲜为人同学看起来如同天文数字、但实际上却很重要的数据信息。

    Λ超子的观测方式是粒子对撞,而说起粒子对撞,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都是‘百亿级’、‘高精尖’之类特别有逼格的词儿。

    但你要说粒子对撞机到底有啥用,不少人可能就说不上来了。

    其实这玩意的原理很简单:

    你想研究一个橘子,但你却有一栋楼那么粗的手指。

    你感觉得到它,却看不到它。

    伱想捏碎它,却发现它总是狡猾的藏在你手指的缝隙里。

    它小到你没办法碰触它,更不要提如何剥开它了。

    直到有一天你忽然来了个灵感,用一堆橘子去撞另一堆橘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