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五章 事态发酵 (第3/4页)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的最多的就是年关前后发生的荒唐事。 唏嘘凌家姑娘遇人不淑,李家皇子薄情寡义,还有些传言不堪入耳,诸如李落有龙阳之癖此类捕风捉影的话语繁不胜举。 似乎镇守边关、扬威域外的功绩都掩盖不过这一场婚变,消失的无影无踪。 朝堂上这些天已经有人试探着向万隆帝上书进言,万隆帝余怒未消,没有替李落说话。 渐渐的百官的胆子大了起来,递上的奏折越来越多,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百官之中,尤其是一些文臣谏官,见万隆帝似乎没有理睬,似乎有纵容的意思。 壮着胆子在朝堂上说了出来,陈词激昂,将李落批的狗血淋头,当真说成了一个无知自大、无法无天的皇族异类。 万隆帝有意借此敲打敲打李落,干脆将李落贬出朝堂,不许李落上早朝。 斥责李落的说辞一时间在卓城中大盛起来,有烈火燎原之势,百官中就算有人心中不忍,这个时候也不敢替李落出面求情。 不过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替李落求情的人竟然会是太傅凌疏桐,在长明宫里言辞诚恳,为李落说情。 百官仔细瞧去,太傅并不是虚情假意,脸上虽有恨意,但更多的无奈和黯然。 无心插柳之下太傅仁义名望传扬了出去,映衬着李落狂妄自傲的嘴脸,更显得凌依依楚楚可怜。 卓城里的书生浪子,几乎要把李落骂的体无完肤。 不过朝堂上文臣谏官再怎么痛陈李落的罪状,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