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第2/3页)
赵瑾在她唇上亲了一下,又问:“还要不要?” “先留着,事后再找你讨。”秦惜珩笑笑,这才说起正事,“我也是听母后说过一些。小舅舅不是正房嫡子,又生来体弱,太夫人当初觉得他晦气,硬是将他送去了城外的净坛寺清修。所以他自小就不是在宁家本宅养大的,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派人接他回府小聚。母后说,小舅舅自小聪颖,每每宴上有人拿他寻开心,他都能想到法子应承过去。宁家本来是有恩荫的,但小舅舅却凭一己之力,成为了建和三十六年的榜眼。” 赵瑾问:“真是凭一己之力?” 秦惜珩略有迟疑,说道:“小舅舅只是庶出,又从小体弱,送去净坛寺后,宁府也没什么人关心他。这么不被重视,宁家多半不会在他身上倾注太多,又怎会为了他去打通关系?所以我想,他凭的是真本事。” 赵瑾又问:“你见过他吗?” 秦惜珩道:“见过那么一两次,但他似乎不爱说话。他高中榜眼之后,原本可以留在邑京等待诏令,可他却偏是自请外放,去到胤东道任职了桑州通判。” 千里之外的胤东桑州,宁澄荆登船后面朝码头,对岸上一人揖礼。 对方亦回他一礼。 客船在船工们的吆喝声中开始划行,渐渐地驶离码头。 水波荡漾着往后而去,宁澄荆面色淡然地望向船头,在旭日的晨光中迎风而往。 那是他注定要抵达的远方。 第093章 宦海 九月里秋高清爽,沧州的良田在这一年大获丰收,仓廪里装满了粮,米价也随之而降,城内百姓成群结队购置着米面。 宁澄荆在河渡口登了岸,没走几步见着个煎饼铺子。他过去买了两个煎饼,顺便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