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1/4页)
世光很想惨叫一声:您都做成这样了要我们刑部做啥呀?花时间对着案卷一个一个重新对口供么? 十天后,刑部覆奏:五人皆情真罪当,拟斩。家产抄没,妻妾子女入官。 对这些贪官污吏背后的靠山,以及他们贪来的钱都上贡给了哪里,不曾提起一字。 次日,奏折发回,末尾鲜红的一个朱砂大字,笔笔力透纸背,有如刀锋: 准。 又次日,凌玉城上奏:自古明君治国,尤重刑狱。青州一地,冤案积滞如此;推而广之,各地沉沦冤狱者,不知凡几。求陛下派员至各地亲录囚徒,清理冤狱,使天下百姓,同沐皇恩。 元绍微微而笑,提笔写了一个“准”字,将奏折批转刑部,命沈世光拣选能员,赴冀、陕、晋各州提点刑狱。京师囚徒,由太子会同康王亲录。作为福利,刑部上上下下,以至于各州县主官,每人发了一册青州刚刚印好贡上来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只有官府律令统一、刑狱清明,百姓才会觉得有所依靠,才会怀天子之德而不是心向地方藩主。所以历来上位者收拢民心,多从财赋、刑狱入手,而尤其以刑狱见效最快——陛下要掌握地方实权,推行法令、清理积案,是最稳妥的一条路。” 在京城时,凌玉城私下的进言,如今正在细水长流地一一实现中。 作者有话要说: 小声,其实太子跟小凌不对盘,我们都能理解真的 第34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大人身边从来不留不知道来历的人,凌玉城身边的亲卫个个都知道——但是,皇帝特赐的护卫当然例外。这两个护卫当真是不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