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_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01节 (第3/7页)

却也有好几万,加上贷款来的钱,除掉买铺子、装修的钱还能余一些,并且每天都有进账,碰到用得上的东西可以直接买。

    四楼人流一点不比一楼少,买电器的都排着队付钱,那可不是像卖rou、卖卤味那样的小打小闹,一单上百很寻常,好几百、上千都有可能。

    那层楼的商家真正是日进斗金,听说都是沿海一些发展快速的城市进来的货,还有好些是外国的洋货。

    赵军如今也是万元户,在阳湾镇上也是首一首二的大户,可到了县城,这一两年涌现出不少有钱人,特别是今年,万元户已经不少了,甚至有人倒一趟大货,一两日就能赚到万儿八千,这也使得一些国营厂子甚至单位梯制内捧铁饭碗的人心思浮动。

    周围听说已经出现一些辞工下海的人群了,就是薛青松单位,还有位老资历办了停薪留职,人跑粤省做生意去了。

    姚晴天也明显感觉和年初相比,如今的整个正街热闹繁华了不少。

    那时候正街附近入住的人家还寥寥无几,逛街的大多是从老城区过来的,走路来回的话得一两个小时。

    可短短十个月,周边的住户多了几十倍,正街上的公交车也跑起来了,就是从老城区过来,坐上公交车也就二三十分钟。

    更不要说翻过年县高中新校区投入使用,那可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周边小区和商铺必然会水涨船高跟着升值。

    此时赵军在洗买回来的新衣服,姚晴天抱着小昕昕坐在边上,一边逗着闺女一边听赵军感叹。

    “他们挣得多也不是天天有的,如今全国公路质量还一般,路上也不是那么安全,每次跑长途去外地拉货,家里人肯定也是提心吊胆的。我们如今不愁吃、不愁喝,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