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4 (第2/4页)
个个的谈。 今日一共来了六家,五家是来印刷书本的,如今眼看着开学一周了,孩子们还都没有书用,市里的印刷厂催了很多遍,说一直在印着,但是就是没看到书。 因为整个县里用的书本都是一样的,这个倒是好办,余安一下子接下了两万本书的合同。 另外一家与这五家不同,是市里报社的,来人是日报社的社长。 整个市只有一个日报社,以前这日报社的印刷也都是委托给市里的印刷厂印刷。 580 因祸得福 日报社托付市里的印刷厂就有很多问题,比如排版,很多时候,他们排好版也提前送去印刷厂,因为铅字都是要现铸,要现排版,可是往往会追加突发新闻什么的,一旦追加新闻,印刷厂那边就会很难沟通,但是若是不追加,就会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所以日报社打算自己上机器自己印刷,正好听说了余安这印刷厂的新技术,就打算来参观学习一下。 余安并不想自己吃独食,自然也想把先进的印刷技术推广出去,这也是当时王教授的初衷。余安带着日报社的社长参观了一圈,当看到那么小型的设备,再也不用一堆人站在炉子前铸字、挑字排版的时候,这位元社长有些激动。 “咱们日报社从一九四九年开刊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一开始是老社长带着人写报,后来就是印报,如今咱们想自己印刷,只是这机器……”元社长想要买一组机器。 “机器大约需要五万!”余安实话实说,王教授研发十年,再加上费用,一组机器就要十几万,但是若是批量生产,就会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