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4 (第3/4页)
论断。敢问长史,你若是我,今日处我位置,你当如何行动?” 蒋弢道:“我特意赶回长安,为的,就是代大司马向高将军说明情况。将军只知大司马为将夫人带离建康,以下犯上,罪不可赦,但将军可知,倘若不是大司马预先防备,如今夫人已被太后扣在建康做了人质?” 高胤一愣:“什么?此事当真?” 蒋弢盯着高胤,微微一笑。 “将军,你是真的对朝廷局面分毫不知,还是分明有所觉察,却不愿深想下去?” 高胤目光微微一动,蹙了蹙眉,仿佛想开口,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蒋弢继续道:“功高震主,大司马如何不知?当初若不是为了高相公之言,他又岂会留在建康主政?不在其位,自然不谋其政。但既受下了高相公之托,身居庙堂高位,若一味只为保全自己,尸位素餐,则与罪人又有何异?” 高胤沉默着。 “大司马以寒门起,功勋卓绝,本就惹人侧目,推行新政,又损刘惠等人之利,这些人恨他入骨,群起而攻之,乃人之常情。但新政利国利民,效果亦立竿见影,太后却也忌惮大司马,乃至在他领兵御敌之时,欲将夫人扣下作人质。太后此举,目的何在?更不用说,分明是慕容替挑衅在先,长安三番四次进表自辩,为何太后执意不听?当初高相公既择将军为高氏家主,将军心胸、眼界,自然远胜旁人。这背后蹊跷,将军难道参详不透?” “想当初建康内乱,岌岌可危,大司马拥兵在外,无人能制。他若有心于此,当时出动,何人能与他争锋?当时不动,却要择如今这个内外交困之机发难朝廷。” “高将军,容我亦问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