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4、君子行不离辎重(上) (第2/5页)
拼接得非常齐整,还以经过了简单法力炼化的黏土粘合。不留缝隙。墙建好了便是屋顶,先铺上两端带子槽的木板,接缝处则用带母槽的木方榫合封口,然后再铺上编织好的草帘。草帘上再压着一些石块,一座建筑便造好了。 这座建筑与村寨中其他的石屋不同,周围有一圈一人多高的院墙环绕,屋子在中间,自然分隔成前院和后院。但是院墙并没有贴着房子。前院和后院的两侧是相通的,只在前院正中开了门户。 山爷的石屋以及右侧虎娃的小屋都还在,但那间石屋的左侧与后侧,又新盖了两间房舍,而且从屋中开了门户相通。更有意思的是,新盖的这两间屋子都是带窗户的,既可采光又可通风。由于有院墙的环绕,外面的人看不见窗户,当然也无法看到屋内的情形。 路村中的石屋一律有门无窗,而且门也是没有门板的。天冷风大的时候,可以挂上厚草帘或者竖起木板挡住门,平时屋里显得黑乎乎的,但大家晚上睡觉也不需要灯,天一擦黑就进屋躺下了。 虎娃修了这样一座带着窗户、而且内部墙壁上也开门、几个屋子连通在一起的房舍,倒是一种新创造。但这也不是虎娃自己发明的,山神曾向他介绍巴原上的各种事物,在印入元神的神念场景演示中,也出现过各种房舍的样子。 所以虎娃灵机一动,就给山爷和水婆婆修了这样一座房子。从一间屋子进去有多个房间,刻意还开了窗户,外面有院墙环绕,同时将山爷原先的屋子与自己的小屋都保留了下来。但建筑本身仍完全是路村的风格。 这一圈院墙环绕着几间相连的石屋,划分出了一个独立的家庭区域,就像一个缩小了很多倍的村寨。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