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收徒? (第2/4页)
是籍籍无名。 直到蒲新知十岁时蒲逢春才开始发力,在身为普通人的情况下作出了一首巅峰贯州之诗,引发了四色虹光洗体,不久后便成为了天子蒙生。 自此之后,蒲逢春一路高歌猛进,不考则已,一旦考试,必然是榜上前三,甚至还是当年的石府府试的状元郎。 就连云承远的父亲,都不止一次的对这位“逢春先生”表达尊敬。 很多人都在说,不鸣多年,明年秋天,蒲逢春必将再执笔闯殿试,与一国之学子争金榜前三,一鸣天下。 正因如此,在场的学子才会对蒲逢春尊敬有加,就连他将一名同窗赶出文会,都没有一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好诗,好字,好人。”蒲逢春看着终于算是完成的诗作《江雪》,赞不绝口:“姜陵,你这字体我虽然只是第一次见,但隐隐已有大家之风,晋入‘初写黄庭’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姜陵闻言,看了看自己所书之字,却并没有流露出得意之色,反而是心有遗憾。 其实,自己小学的时候曾学过四年的书法,但那个时候少不更事,玩心太重,每次上完补习班就回家闹,爸妈不胜其扰,时间一长,也就干脆让自己放弃了。 那个时候自己还心中窃喜,如今再次执笔,却只剩下满心的复杂。 姜陵知道,蒲逢春所说的“大家之风”,指的是后世自己临摹的那两位书法大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笔风。 “逢春先生过誉了,书法第一境‘初写黄庭’,并不是这么容易跨入的。”姜陵微微颔首,轻声道。 事实确实如此。 即便姜陵曾学习过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但终究荒废了十几年的光阴。 按照如今的进度来看,姜陵想要书法登堂入室,晋升“初写黄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